​中国民主同盟鞍山市委员会简介
    时间:2021-04-23 09:51 来源: 作者: 点击: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于1941年3月19日在重庆成立,是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独立自主,积极主动,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做出不懈的努力。

    民盟鞍山地方组织机构是在1956年6月10日正式建立的,当时是民盟辽宁省委员会的鞍山直属小组。它和全国民盟各省、市地方组织一样,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发展壮大。许多盟员以其优异的贡献,在社会上及其所在的工作单位赢得了荣誉。民盟辽宁省鞍山直属小组后经上级组织批准,发展了一批新盟员,壮大了盟的队伍。

    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民盟地方组织被迫停止了活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盟鞍山地方组织恢复活动。1980年2月20日在市政协会议室召开了恢复活动后的第一次全体盟员小组会议。同年6月20日民盟辽宁省鞍山直属小组经民盟省委批准,改为民盟辽宁省委鞍山直属支部委员会,有盟员13名。1982年8月盟员发展到41名。1982年8月6日召开全体盟员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民主同盟第一届鞍山市委员会,张裕元被选为主任委员,杨基宏、罗竹君为副主任委员。莫遵奎、黄奋志、禇鹏霰、于治宸为委员。

    1984年6月14日,召开民盟鞍山市全体盟员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民主同盟鞍山市第二届委员会,杨基宏被选为主任委员,莫遵奎、赵琦、罗廷俊为副主任委员,黄奋志、于治宸、王桂枝、史国光、姚正燧为委员。

    1988年2月10日,召开民盟鞍山市全体盟员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民主同盟鞍山市第三届委员会。经7月21日第六次市委会选举胡传浩为主任委员,赵琦、张建中、史国光为副主任委员,曲莲静、胡成、辛玉彦、于治宸、赵同光为委员。

    1992年5月28日,在民盟鞍山市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中国民主同盟鞍山市第四届委员会,于治宸、史国光、刘文彦、曲莲静、李蒙、李鸣晨、张士立、张子彦、赵同光、胡传浩、潘振华11人为市委委员,四届一次全委会选举:张子彦为主任委员,胡传浩、张士立、李蒙为副主任委员。

    1994年8月10日,经民盟鞍山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六次全委会讨论通过,增补刘博飞同志为民盟鞍山市第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96年11月22日,在民盟鞍山市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中国民主同盟鞍山市第五届委员会,于耀国、王洪刚、叶青柏、刘博飞、刘文彦、刘运龙、刘鸿雁、李蒙、李鸣晨、张子彦、张洪成、范继伟、赵同光、顾素华、潘振华15人为市委委员,五届一次全委会选举:张子彦为主任委员,李蒙、李博飞、刘文彦为副主任委员。

    2001年10月9日,在民盟鞍山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中国民主同盟鞍山市第六届委员会,于铁、于耀国、王洪刚、叶青柏、刘文彦、刘运龙、刘鸿雁、李广平、李晓安、沈明刚、张宏光、张居生、张洪成、姜建平、曹文玲15人为市委委员,六届一次全委会选举:李晓安为主任委员,刘文彦、李广平、刘运龙为副主任委员。

    2007年4月30日,在民盟鞍山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中国民主同盟鞍山市第七届委员会,于铁、于耀国、王丽娟、王洪刚、叶青柏、刘文彦、刘运龙、刘鸿雁、李广平、沈明刚、张宏光、张居生、张洪成、姜建平、曹文玲15人为市委委员,七届一次全委会选举:刘文彦为主任委员,李广平、刘运龙、张居生、王洪刚为副主任委员。

    2011年11月22日,在民盟鞍山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鞍山市第八届委员会,于铁、王洪刚、刘兵、刘文彦、刘运龙、李太勉、李国瑞、李路平、沈明刚、张静、张宏光、张居生、张洪成、姜效军、曹文玲15人为市委委员,八届一次全委会选举:刘文彦为主任委员,刘运龙、张居生、李路平、张静为副主任委员。

    2017年2月27日,在民盟鞍山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中国民主同盟鞍山市第九届委员会,王介生、刘兵、刘文彦、刘宏舒、刘素梅、李太勉、李路平、李国瑞、张静、张居生、张冠群、张峻巍、赵楠、高晓东、孟丽娜15人为市委委员,九届一次全委会选举:刘文彦为主任委员,张居生、李路平、张静、李国瑞为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