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23
-
04-23
-
04-23
-
04-23
-
04-23
-
04-23
九三学社鞍山市委员会(简称“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九三学社与五四运动有着深厚渊源。九三学社前身为抗日战争后期一批进步学者发扬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以民主、科学为宗旨,在重庆组织的“民主科学座谈会”,后为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1945年9月3日,更名为九三座谈会。1946年5月4日,改建为九三学社。
九三学社鞍山市委成立以来,始终秉承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贯彻执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为推进多党合作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980年10月1日,九三学社鞍山筹备小组成立,全市九三社员13名。
1983年8月21日,九三学社鞍山分社筹备委员会成立,袁树铭任主任委员、王毓岳任副主任委员,程啸凡、黄志忠任委员,黄志忠兼秘书长,全市九三社员21名。
1984年6月12日,九三学社鞍山市第一次全体社员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九三学社鞍山市第一届委员会,有委员9名,袁树铭当选主任委员,王毓岳、程啸凡、黄志忠当选副主任委员,黄志忠兼秘书长。1986年9月袁树铭主委因病逝世后,王毓岳当选主任委员,程啸凡、黄志忠当选副主任委员,宋为群当选秘书长,全市九三社员38名。
1988年4月19日,九三学社鞍山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有委员12名,选举产生了九三学社鞍山市第二届委员会,王毓岳当选主任委员,宋为群、张叔龙当选副主任委员,张叔龙兼秘书长,全市九三社员166名。
1992年3月18日,九三学社鞍山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九三学社鞍山市第三届委员会,有委员11名,王毓岳当选主任委员,宋为群、张叔龙、张大才当选副主任委员,张叔龙兼秘书长。1995年增补刘淑妹为副主任委员,全市九三社员241名。
1996年7月2日,九三学社鞍山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九三学社鞍山市第四届委员会,有委员12名,王毓岳当选主任委员,张叔龙、张大才、刘淑妹当选副主任委员,张叔龙兼秘书长。1998年增补薛钢为副主任委员,全市九三社员362名。
2001年10月12日,九三学社鞍山市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九三学社鞍山市第五届委员会,有委员14名,张大才当选主任委员,刘淑妹、薛钢、张鹏权、刘刚当选副主任委员,全市九三社员411名。
2006年12月31日,九三学社鞍山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九三学社鞍山市第六届委员会,有委员14名,刘淑妹、张鹏权、刘刚、郑亚丽当选副主任委员,由于主委缺位,刘淑妹作为召集人主持社市委工作,全市九三社员473名。
2012年6月17日,九三学社鞍山市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九三学社鞍山市第七届委员会,有委员15名,任雅芹当选主任委员,刘刚、郑亚丽、谭平、梅冬当选副主任委员,全市九三社员607名。
2017年3月1日,九三学社鞍山市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九三学社鞍山市第八届委员会,有委员13名,任雅芹当选主任委员,郑亚丽、谭平、唐石当选副主任委员,全市九三社员724名。
九三学社鞍山市委历任主委为袁树铭、王毓岳、张大才,现任主委任雅芹。
截至2019年底,九三学社鞍山市委共有2个基层委员会、21个支社,社员765人,平均55岁;大专7名、占社员总数的0.92%,大学本科以上758名、占社员总数的99.08%。(其中;本科611名,研究生130名,博士17名);高级职称465名、占社员总数的60.78%,中级职称193名,占社员总数的25.23%;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7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