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工民主党鞍山市委员会简介
    时间:2021-04-23 09:37 来源: 作者: 点击: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于1930年8月9日在上海成立,是以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具有政治联盟特点、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独立自主,积极主动,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做出不懈的努力。中国农工民主党鞍山市委员会下设秘书处、组宣处。

    1985年6月18日,成立农工党鞍山市委员会,有成员46名,选出领导班子五人,主委赵庆呈,副主委陈义永和那庆升,委员房守让和李宝玉,秘书长由那庆升副主委兼任,组织部长由陈义永副主委兼任,宣传部长由房守让委员担当,社会服务部长由李宝玉委员担当,妇女委员会主任由郭雨春担当。

    1991年12月26日,在农工党鞍山市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鞍山市第二届委员会,王英杰、关学思、金魁国、罗秀芳、张晓明、栗万正、郭明子、高同民、倪文辉、董万均、甄翠荣11人为市委委员,在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关学思当选为主任委员,金魁国、高同民当选为副主任委员。

    1996年8月28日,在农工党鞍山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农工党鞍山市第三届委员会,关学思、高同民、董安钧、金汉有、倪文辉、郭明子、栗万正、张晓明、甄翠荣、刘克、刘林、张冬菊、孙忠诚13人为市委委员。在随后进行的农工党鞍山市三届一次全会上,关学思当选主任委员,高同民、董安钧、金汉有当选副主任委员。任命倪文辉为秘书长。

    2001年10月16日,在农工党鞍山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农工党鞍山市第四届委员会,新的委员会有15名委员组成,他们是(按姓名笔画为序):王羽伦、王忠哲、刘林、刘中山、孙连勇、孙忠城、张冬菊、张丽梅、张艳玲、杨广明、杨万铎、金汉有、顾静贞、曹仲石、董安钧。在随后进行的农工党鞍山市四届一次全会上,王忠哲当选为主任委员,董安钧、金汉有、刘林当选为副主任委员。

    2006年11月1日,在农工党鞍山市委第五次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农工党鞍山市第五届委员会,新的委员会有15名委员组成,他们是(按姓名笔画为序):王羽伦、王忠哲、王恩芹、刘林、刘中山、孙忠诚、朱立、张丽梅、张艳玲、李秀环、苏纪武、林惠、战志刚、崔静松、魏世彪。在随后进行的农工党鞍山市五届一次全会上,王忠哲当选为主任委员,刘林、战志刚、苏继武、张丽梅当选为副主任委员。

    2011年11月18日,在农工党鞍山市委第六次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农工党鞍山市第六届委员会,新的委员会有14名委员组成,他们是(按姓名笔画为序):于红、王忠哲、王恩芹、田宛青、刘中山、刘忠刚、朱立、张丽梅、李秀环、杨广明、苏纪武、战志刚、胡轶、崔静松。在随后进行的农工党鞍山市六届一次全会上,王忠哲当选为主任委员,战志刚、苏继武、张丽梅当选为副主任委员。

    2017年6月12日,在农工党鞍山市委第七次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农工党鞍山市第七届委员会,新的委员会有14名委员组成,他们是(按姓名笔画为序):于红、王恩芹、田宛青、刘忠刚、张丽梅、汪忠野、肖振平、单德凯、孟庆春、柯威、胡轶、崔静松、黄美华、谢明翰。在随后进行的农工党鞍山市七届一次全会上,肖振平当选为主任委员,张丽梅、崔静松、王恩芹、刘忠刚当选为副主任委员。

    截至2019年底,农工党鞍山市委共有27个基层支部,党员624人,平均年龄51岁;硕士以上59人,占党员总数的10%,副高以上职称211人,占党员总数的34%,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7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