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协要闻
    【讲好辽宁故事鞍山美赞】鞍山这名邮递员在基层续写着新时代雷锋故事
    时间:2023-03-07 16:56 来源: 作者: 点击:

    讲述人:市政协委员(经济界别)、市邮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宇

    雷锋曾在鞍山参加祖国钢铁工业建设,并将自己的名字由“雷正兴”改为“雷锋”,决心在鞍钢“打冲锋、当先锋”。在鞍山,雷锋工作生活了423天。如今,雷锋精神在鞍山得到接力和传承,鞍山人将雷锋精神深深根植于心,以学雷锋活动的新进展新成效,不断汇聚推动振兴发展新突破的磅礴力量。

    鞍山市邮政分公司投递员赵玉镇是一个很朴实的人,不声不响,踏实肯干。他又是一个很耀眼的人,曾经先后获得一连串荣誉:鞍山市道德模范、最美鞍山人、中国好人、中国文明网“好人365”栏目封面人物、201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等。

    一个普通投递员为何能够获得如此多的荣誉?他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大家听我娓娓道来。

    鞍山市邮政分公司有一位普普通通的投递员,他叫赵玉镇。从事投递工作近20年,他始终保持着一个记录:信件妥投率100%。多年来,他先后获得了鞍山市道德模范、最美鞍山人、中国好人、中国文明网“好人365”栏目的封面人物等荣誉称号。2016年,他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年保持妥投率100%

    赵玉镇负责投递的地段地处鞍山市玉佛山脚下,153栋楼,610多个楼门,是他每天必经的邮路。每天从出班到归班,他背负约25公斤重的邮件,需要围着一座山转一圈多。

    近年来,鞍山的城市建设发生了巨变,由于街路名址多次变更,搬迁用户逐渐增多,经常遇到收信人地址不清、收信人几次搬迁的情况。几年前,有一封来自韩国的国际平信,上面的地址只写着“罗马假日”。这个小区有80多个楼门,怎么找?赵玉镇把信封进行了复印,然后贴到每个楼门的广告栏里,再请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发动业主帮忙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天的寻找,终于将邮件妥投到用户手中。

    今年,同样是一封收件地址是“罗马假日”的信,赵玉镇在投递的时候发现地址所在的信报箱里满是灰尘,心想信报箱肯定很久没有使用过,就上楼敲开了该地址的房门。原来这封信是在部队的孩子给父母寄来的家书,用户看见儿子的信十分感动,赵玉镇用贴心的小举动诠释了什么是好服务。五年前,高考录取通知书投递期间,一位被清华大学美术系录取学生的录取通知书地址不详,无法投递,按规定可以退回。赵玉镇想到这事关系到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责任感油然而生。他起早贪黑走访摸查,翻阅了社区十多本厚厚的户卡,终于将通知书妥投。赵玉镇说:“保证每一位用户及时收到属于自己的邮件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

    给空巢老人带来家的温暖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赵玉镇也一直坚持在他负责的邮路上做好事。在投递过程中,他认识了几家空巢老人,就经常利用空余时间,上门帮助老人做家务,陪老人说话,让老人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其中一家老人已经80多岁了,不会使用电子设备,赵玉镇就将老人的照片拍下来,通过微信发给老人的儿女,让远在国外的儿女少一些担心和牵挂。工作多年,赵玉镇多次自掏腰包修理破损信报箱,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代缴水电煤气费,用实际行动让雷锋精神在邮政行业焕发光芒。

    赵玉镇就是这样的一位投递员,用汗水和智慧让一封封“失去地址的信”找到了主人,用爱心和贴心让绿色邮路化为爱心之路,他是鞍山百姓心中最可爱的邮政人。

    信息来源:市政协提案委员会报送